- 里別:柴埕里
- 里長:洪士宏
- 里辦公處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光華街5巷43號
- 電話:(02)2212-6898
- 手機:0937-078-997
- 電子信箱:
- 村里界說:里界:
以吉安街與公崙里毗鄰;以安和路和下城里相接;以快樂世界社區(安民街)與安和里相鄰;以柴埕路和德安里、安昌里相望;以分水崙與中和分隔。
住民:
早期住民以游、吳(安民街吳厝底)為主要大姓,但因該里轄區已較前縮小,且房舍多改建成高樓大廈,外來人口增加,屬雜姓社區。
小地名:
柴埕——清乾隆初年,由漳州人周、賴等14姓所開闢,由於拓荒初期,大崎坑、大楠坑一帶山區經營林木,柴堆積於今柴埕街附近,利用安坑溪河運到艋舺,故名曰柴埕。柴埕街在18世紀到日治末期,一直是安坑地區最熱鬧的市集,有雜貨店(兼豬肉攤)、布行、中藥店、餅店等,市況繁榮。光復後,安坑溪航運廢除,安康路開通,柴埕街因而沒落。昔日街旁的茶葉工廠於50年代,曾是安坑地區唯一的戲院。
淋頭——在秀朗圳與五重溪會口附近,設立閘門以堵水,使溪水得以補注圳水,以為灌溉之用。
頂十四份——清乾隆末葉,由漳州移民周姓等14姓所開闢,故名為「十四份」。聚落位於石頭厝之南、安和路兩側,在今安和路右邊者,稱為頂十四份,在安和路左邊者稱下十四份。
瓢仔坑——指坑谷形狀有如向外的瓢杓,故曰「瓢仔坑」。瓢仔坑原無住家,20年前為呂輝壁買下,闢為「安坑錦鯉養殖場」,後改建為安康蝴蝶生態教學園區。
樟荖坑——原稱「樟腦寮坑」,意謂從前山區有許多樟樹,移民在此建有腦寮,因而得名。樟荖坑沿著五重溪便道從柴埕街60巷進入,日治時期到民國60年(1971),尚有煤炭坑。
吳厝底——位安坑溪下游五重溪岸,安康中學對面安民街與光華街交口一帶地區,為漳州人吳姓移民群居處,指吳家祖厝一帶地區。
打鐵坑——指有打鐵店的坑谷,位安坑溪西岸的坑谷,樟荖坑與瓢仔坑之間,距柴埕街1.2公里,是為短窄的坑谷。早年漳州移民至此開設打鐵店,故名之。日治時期為茶園,現已成竹園、雜木林。 - 歷史沿革:該里清代時期為安坑地區柴埕庄,清乾隆時,漳州周姓等14姓所闢,當時地多森林,伐柴為薪,堆積於此,故名為柴埕。光復後行政區設立為柴埕里,因此地興建多處社區,人口迅速增加,民國71年(1982)分出永安里,民國82年(1993)再次分出安和里,部分轄區(安民街35巷)劃歸公崙里。
相關圖片
|
更新日期:2024-11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