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冬,山櫻花綻滿枝頭,為雲霧繚繞的獅仔頭山,增添幾抹誘人的色彩。
馬醉木風鈴般潔白的花朵,在春寒料峭之際,揭開獅仔頭山一年的花訊。山徑上,石壁間,肉穗野牡丹、耳挖草、蛇根草、針刺草、台灣胡麻花……,總是最早知道,春天來了!在你的腳邊一路鋪陳。林蔭間烏來月桃、日本山薑、山月桃、小月桃…輪替著撐起花傘,讓人忍不住輕哼起:「一處一處開滿月桃花……」
杏花、李花繼山櫻花飄落之後,柚子花芬芳滿山頭時,接著雪白的油桐花與滿山艷紅的金毛杜鵑,吸引無數親山民眾登高望遠。
防蕃碑下方,杉樹林中,清澈的涓涓溪流,引領我們走向,百年前擴張隘勇線的指揮所場景,或許台灣野百合正在傾塌的牆垣縫隙裡,向妳展露笑靨。山鳥穿梭林間,喧鬧的歡迎著我們。運氣佳時,還會有過山刀走過捲柏花毯,讓你感覺到,今日真是不虛此行!
蟬聲唧唧,蛙鳴嘓嘓的盛夏,磺窟溪清涼的溪水,是愛山人假日消暑的勝地!
當秋天繽紛的色彩染滿獅仔頭山,台灣山菊艷麗鮮黃,藍寶石般雞屎樹果實與小月桃紅寶石樣的果實,是步道上視覺的焦點。
深秋,登山口崩塌的山壁上,成串的新店當藥隨風搖曳,花瓣紫色凹槽裡,甜美的花蜜吸引著螞蟻蜜蜂;遠處山坡上裡白樬木花束鵝黃嫩綠,與滿山遍野的芒花鋪陳整個山頭。澤蘭、馬藍、虎頭蘭、台北肺形草……更是濃蔭密草間的嬌客,只有懂得憐芳識花的明眼人,才得一親芳澤!
尋常的春夏秋冬,在此彷若桃花源的山區,自有引人的特殊風貌。好山樂水的都會朋友,以用心體認的溫馨情誼,是最受歡迎到山區登山戲水,享受山靈的熱情招呼的!
馬醉木風鈴般潔白的花朵,在春寒料峭之際,揭開獅仔頭山一年的花訊。山徑上,石壁間,肉穗野牡丹、耳挖草、蛇根草、針刺草、台灣胡麻花……,總是最早知道,春天來了!在你的腳邊一路鋪陳。林蔭間烏來月桃、日本山薑、山月桃、小月桃…輪替著撐起花傘,讓人忍不住輕哼起:「一處一處開滿月桃花……」
杏花、李花繼山櫻花飄落之後,柚子花芬芳滿山頭時,接著雪白的油桐花與滿山艷紅的金毛杜鵑,吸引無數親山民眾登高望遠。
防蕃碑下方,杉樹林中,清澈的涓涓溪流,引領我們走向,百年前擴張隘勇線的指揮所場景,或許台灣野百合正在傾塌的牆垣縫隙裡,向妳展露笑靨。山鳥穿梭林間,喧鬧的歡迎著我們。運氣佳時,還會有過山刀走過捲柏花毯,讓你感覺到,今日真是不虛此行!
蟬聲唧唧,蛙鳴嘓嘓的盛夏,磺窟溪清涼的溪水,是愛山人假日消暑的勝地!
當秋天繽紛的色彩染滿獅仔頭山,台灣山菊艷麗鮮黃,藍寶石般雞屎樹果實與小月桃紅寶石樣的果實,是步道上視覺的焦點。
深秋,登山口崩塌的山壁上,成串的新店當藥隨風搖曳,花瓣紫色凹槽裡,甜美的花蜜吸引著螞蟻蜜蜂;遠處山坡上裡白樬木花束鵝黃嫩綠,與滿山遍野的芒花鋪陳整個山頭。澤蘭、馬藍、虎頭蘭、台北肺形草……更是濃蔭密草間的嬌客,只有懂得憐芳識花的明眼人,才得一親芳澤!
尋常的春夏秋冬,在此彷若桃花源的山區,自有引人的特殊風貌。好山樂水的都會朋友,以用心體認的溫馨情誼,是最受歡迎到山區登山戲水,享受山靈的熱情招呼的!
☆ 雲葉(Trochendrodon aralioides)

☆ 金毛杜鵑(Rhododendron oldhamii)

☆ 新店當藥(Swertia shintenensis)

堂號與郡號
堂號或郡號,為姓氏發祥地的總堂號,及以名望顯貴為基準的分堂號。此外,各姓氏支派間,也有因祖先的道德聲望,功勳事業,文學成就,或取義於吉利祥瑞,或訓勉後代努力向上,用於區別其他支派,而獨自創立的堂號。如大坪林十四張劉家為彭城衍派。
太原堂與藜閣聯光


劉向天祿閣校書的傳奇故事

傳說他在皇室藏書樓-天祿閣-中校書,日夜不停。一日深夜獨坐,有一黃衣老人持青藜杖而來。老人吹燃杖端火焰作燈照明,對劉向談天說古,多為世間未聞之事。臨走時,他又傳授給劉向一大批天文地理書籍。劉向問他姓名,老人說『我乃太乙之精,聽說卯金之子好學,特來傳授學問。』這一傳說把劉向的學識神化為天授,表明後人對他的敬服和推崇。
據此有些劉氏家族為光揚祖德,會用『藜照』『吹黎』『藜閣』『興藜』『天祿』等作堂號,以勉勵後人。新店大坪林十四張劉家楹聯中就有『藜焰照十行之簡』之句。塗潭里新潭路二段劉家門楣堂號為『藜閣聯光』
磺窟城地名源起

古往今來墾拓事 磺窟戰俘營遺址
新店區塗潭地區屬於插天山斜坡丘陵區塊,東以小坑山崙分水,與廣興里為鄰,西接華城里,南以獅仔頭山嶺為界,和三峽鎮相伴,北隔新店溪與直潭里相望。新店第一高峰的獅仔頭山,最高峰862.4公尺,北側峰頂有台北盆地南區的一等三角點。
清朝漢人入墾,在新店溪沿岸平緩地帶陸續開發之後,同治年間,墾民分別進入天然資源豐富的獅仔頭山區,伐木製腦、燒炭、抽籐,墾植大青,與原居山地的泰雅族群衝突不斷。光緒中葉,官府到附近設隘所,派兵勇屯駐,以招撫征剿兼施平定蕃害。
日軍進佔台北城,新店獅仔頭山曾是不肯降服的台灣人民,合力抗日退守的游擊基地,無奈後援不濟,淪為土匪,後轉遁其他山區。
1903年日警隘勇駐防獅仔頭山,後沿隘線設鐵網封鎖,引發泰雅族為捍衛生存領地,襲殺日警、隘勇的抗日爭戰,日本當局在此隘勇線上設立防蕃碑,為文紀念。
物換星移,現在我們登上位於大台北水源特定區內的獅仔頭山,除憑弔過往古戰場血淚遺址,與遠眺台北盆地山河美景外,每年春天防蕃碑附近廣袤的金毛杜鵑純林,燦爛的花朵染紅山頭之時,是最吸引人們辛勞登上崖梯的時節。
清朝漢人入墾,在新店溪沿岸平緩地帶陸續開發之後,同治年間,墾民分別進入天然資源豐富的獅仔頭山區,伐木製腦、燒炭、抽籐,墾植大青,與原居山地的泰雅族群衝突不斷。光緒中葉,官府到附近設隘所,派兵勇屯駐,以招撫征剿兼施平定蕃害。
日軍進佔台北城,新店獅仔頭山曾是不肯降服的台灣人民,合力抗日退守的游擊基地,無奈後援不濟,淪為土匪,後轉遁其他山區。
1903年日警隘勇駐防獅仔頭山,後沿隘線設鐵網封鎖,引發泰雅族為捍衛生存領地,襲殺日警、隘勇的抗日爭戰,日本當局在此隘勇線上設立防蕃碑,為文紀念。
物換星移,現在我們登上位於大台北水源特定區內的獅仔頭山,除憑弔過往古戰場血淚遺址,與遠眺台北盆地山河美景外,每年春天防蕃碑附近廣袤的金毛杜鵑純林,燦爛的花朵染紅山頭之時,是最吸引人們辛勞登上崖梯的時節。
磺窟戰俘營遺址

1942--1945
1945年5月~8月
謹此追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
被日軍囚役于磺窟的所有戰俘們
此地為戰俘營舊址,我們永遠記得他們。
2009年11月,六位近90高齡的英籍老戰俘重返磺窟戰俘營憑弔追思。1945年5月~8月
謹此追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
被日軍囚役于磺窟的所有戰俘們
此地為戰俘營舊址,我們永遠記得他們。
建議路線:
- 晴天【難度路線】:
- 觀景台→登山口→觀獅坪→崖梯→最高點→一等三角點→防蕃古碑→石寮遺址→佛祖洞→土匪洞→獅尾格坪→公共廁所→青礐池遺址→獅腰古道→觀獅坪→登山口→觀景台(全程約3小時)
- 觀景台→登山口→觀獅坪→崖梯→最高點→一等三角點→防蕃古碑→石寮遺址→佛祖洞→土匪洞→獅尾格坪→公共廁所→青礐池遺址→獅腰古道→觀獅坪→登山口→觀景台(全程約3小時)
- 陰天【輕鬆賞景】:
- 觀景台→登山口→觀獅坪→獅腰古道→青礐池遺址→公共廁所(原路折返共2小時)或→沿新潭路80巷下→秀崗社區側門→驛馬圓園→紅瓦屋(全程約2小時)
- 觀景台→登山口→觀獅坪→獅腰古道→青礐池遺址→公共廁所(原路折返共2小時)或→沿新潭路80巷下→秀崗社區側門→驛馬圓園→紅瓦屋(全程約2小時)
- 貼心小建議:
- 山下晴天,山上可能狂風驟雨,請注意保暖並攜帶雨具,結伴而行。
- 自備棉布手套,輕鬆自在登崖梯。
- 稜線山路濕滑,落差大,建議攜帶手杖,方便行走,雨天勿登崖梯。
- 山上路標清楚,為維護山區生態景觀,登山客請勿懸掛布條。
- 接受團體導覽解說服務,請上新店市公所網頁下載。
- 真誠小叮嚀:
- 獅仔頭山是屬於大家的,建設不容易,維護更艱辛,請愛惜公眾資源,
除了影像,什麼都不帶走!除了足跡,什麼都不留下!
- 獅仔頭山是屬於大家的,建設不容易,維護更艱辛,請愛惜公眾資源,

悠遊塗潭里地圖

瀏覽人次:1451 人
更新日期:2022-09-21